“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阐述。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也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那么,和谐学校应该是怎样的呢?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老师给了我们文化知识的启迪,使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的雨露,需要的是我们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从而打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同时老师也要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和谐校园的温馨。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带待人,师生互敬互爱,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从而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需要建立好的学风、好的校风。我们要倡导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将学风建设的目标指向“理想、团结、自强、成材”。一种团结奋进的班风和刻苦勤奋的学风能促使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好的校风如春风化雨,不声不响地吸引每个学子奋勇向前,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校风积极向上,从而打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诚信、文明的作风。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坦诚相待、说实话、做实事。考试时坚决杜绝舞弊现象,用诚实和实力给自己和老师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作风严谨、文明,从而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作为一所和谐学校的教师,要上能适应学校与时俱进的需要,下能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他人格健全,诚实可信,爱好读书,知识丰富,机灵而不失原则,敏感又不乏沉稳,激情与理想并存,睿智与幽默兼备,积极的人生态度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呼应,乐观豁达,勤勉上进;学生进步时,他会自然地翘起大拇指,称赞之余不忘提醒一句“别骄傲”;学生犯错时,他会正确指出,并鼓励学生好好努力;在他的课堂上,学生能够时时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知识得到积累,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情感得到陶冶。 再者,学生的校园生活是和谐的。在和谐的校园里“做一个身心健康、基础扎实、思维灵活的人”是学生的努力方向;“学会锻炼、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是学生的必修课程。学生不必埋头做题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平等地和老师、同伴展开讨论,他们能经常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了解民风民情,感受本土文化……在这里,孩子的天性得到淋漓尽致的释放,童年时代的种种美好回忆将伴随他们度过幸福的一生。
以“和谐”为目标的学校文化,要在社会、家庭和学校之间形成一种默契,对学校的核心理念达成共识。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让学生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地学习,让学生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地成长,给学生提供成长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