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党组织:
目前,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给国民经济各个方面都带来了严重冲击与损害。继G20峰会之后,尽管我国的经济稍有些回暖,消费水平比前一段有所回升,股市也在缓慢地上升。然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导者,这一点点作为还远远不够。这次金融危机的势头似乎仍没有减少的局势,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一名中共党员,结合胡主席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给予有关我校课程的和谐发展以及本科生、研究生就业一些浅薄建议。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发展状况足以表明现阶段的高等教育体制的科学性、正确性。这种优势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1)现行的高等教育机制能够完全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形势和需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基本的人才保障;(2)现行的高等教育机制能够有效地调动高校师资投入科学研究,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然而,仔细端详,我国的高等教育机制和高校发展还存在着些许问题,众多学者已经就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机制以及发展提出了相当大的问题,比如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和高级研发管理人员匮乏问题的并存;高等教育投入经费的逐年加大和高等教育产出效益的不对等;学术权力的独立性要求和高校的行政化管理倾向的不协调;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的脱节;高校科研成果量的膨胀和科研创新成果的萎缩并存,此外高校发展中还存在有学术功利、学术造假等问题。而在此,我要补充一点,就是课程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和谐、循环利用这个问题比较严重,应该引起我们广泛重视。其二,就是应对经济危机下,运用科学发展观探索大学生、研究生就业问题。
一、对课程资源的充分、和谐、循环利用
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大会小会的重要议题之一。它从不同程度、不同层面影射到其他的政治、经济、生活得各个方面。我国很早就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也充分说明教育之于国家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及政治文明的重要性。那么,教育如此重要,我们在高校的学生享受着教育下的理性与感性,可是就现在而言,在许多的山区,偏远地区,还仍然有着接受不到教育的孩子。尽管国家也在每年出台新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偏远山区支教,但是师资力量还是无法与我们这些高校相比较。因此,我想能不能,结合目前远程教育发展的现状,运用国家提出的“农远工程”计划,真正给予偏远山区教学一些实际性帮助。我认为主要措施有:
1.依据各学科现有条件,以教学录音、录像以及刻录光盘为载体,讲授实际课程。
2.各大高校联合,制作、录制精品课程,运用远程教育手段实行。
3.把网络作为视频播放的主要载体,做到教学资源共享。
以此种形式,有两个好处,其一,避免高校资源的浪费、滞留。其二,无论对于学生还是山区老师来说,这些资源对自身素质、了解外部世界、教学经验交流具有重大作用。
此外,也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观”要求,我国的高校发展乃至社会全面发展,即以发展创新文化为中心,全面推进高校实现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全方位发展,以最新的科学文化教育培养学生,使其自愿自觉地服务于社会;创造建设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先进文化、和谐文化,自觉地把创新文化成果运用于社会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思想动力和先进的道德文化及正确的价值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协调发展观”要求必须实现高校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协调。一方面,允许高校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文化另一方面,高校也必须把发展的创新文化反馈于社会,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高校必须多样的文化形态中按照国家发展需求进行批评、选择,最终让先进的主流的创新文化服务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统筹兼顾论”要求实现高校的发展必须由政府制定统一规划,兼顾资源共享、利益的公平分配,既要顾及发达地区高校发展,也要兼顾经济不发达、欠发达地区高校的发展;既要顾及国家现行政策支持的专业、方向的发展,也要兼顾高等教育中基础理论的研究发展;既要顾及理工科的发展,也要兼顾人文科学的发展;既要顾及传统优势学科的发展,也要兼顾新型学科的发展;既要顾及国家直属高校的发展,也要兼顾地方院校的发展;既要顾及公立高校的发展,也要兼顾民办高校的发展。
二、经济危机下,运用科学发展观,谈大学生、研究生就业
胡锦涛主席强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素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对于高校来说其最本质的核心也是学生,是人。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但20xx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20xx年底,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xx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真正原因
1.供过于求
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主要是培养的大学生的方向及大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
企业用人的时候,首选是相关专业,其次是高潜质的人,因为企业在发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补给,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的,这也为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
2.缺乏胜任力
现在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实践非常缺乏,即便是对实践要求极高的技工类,很多学校因为种种原因取消和减少了实践的课程。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
企业是非常现实的经济实体,需要的人就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而纸上谈兵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绩效,还要搭上老员工给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现在很多企业都停止了招聘新员工,尤其是大学生,即便招聘也是有实力的公司进行的优中选优的战略性人才储备;而有些有实力的公司,在进行人才的战略性调整,希望通过现在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变化,招募和储备一批中高端人才和优秀的技术骨干,从而迎接经济危机过去后的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