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反思钱梦龙教学实录系列» 正文

钱梦龙教学实录系列

[09-09 14:08:30]   来源:http://www.suxue6.com  语文教学反思   阅读:8525

概要:生(3):我想教一教不会有坏处,再说我也不大有把握。师:确数和约数你能区别吗?(生点头)那你说说看,刚才那位同学从课文里找出的那些数据是确数还是约数?(生答:“确数。”)你能找一个约数的例子吗?生(2):“传说大约两千年前”、“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都是约数。师:找得很对嘛!约数在表达上都有一些明显的标志,你知道吗?生(2):一般都用“大约”、“左右”、“上下”这类词。师:如果不用这些词,能表示约数吗?生(2):我想也行。师:请举个例子,最好能造个句子。生(2):(思考片刻)“这条鱼有七八斤重”。师:好极了!你关于约数的知识掌握得很好嘛,你应该有充分的自信,是吗?生(2):是的。师:刚才有同学说用“确数”可以使说明更加准确,那么用约数是不是说得不准确了呢?生(3):约数和确数相比,当然不够准确。生(4):我认为不能这样说,主要看在什么情况下用,有的时候用确数反而不准确。师:怎么会用确数反而不准确? 能举个例子来说吗?生(4):(思索片刻)比如要我现在说出您的年龄,我只能说大约六七十岁(笑声),因为我不知道您的实际年龄;如果我肯定地说您65岁,而您实际上不是65...
钱梦龙教学实录系列,标签: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初中语文教学反思,http://www.suxue6.com

生(3):我想教一教不会有坏处,再说我也不大有把握。

师:确数和约数你能区别吗?(生点头)那你说说看,刚才那位同学从课文里找出的那些数据是确数还是约数?(生答:“确数。”)你能找一个约数的例子吗?

生(2):“传说大约两千年前”、“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都是约数。

师:找得很对嘛!约数在表达上都有一些明显的标志,你知道吗?

生(2):一般都用“大约”、“左右”、“上下”这类词。

师:如果不用这些词,能表示约数吗?

生(2):我想也行。

师:请举个例子,最好能造个句子。

生(2):(思考片刻)“这条鱼有七八斤重”。

师:好极了!你关于约数的知识掌握得很好嘛,你应该有充分的自信,是吗?

生(2):是的。

师:刚才有同学说用“确数”可以使说明更加准确,那么用约数是不是说得不准确了呢?

生(3):约数和确数相比,当然不够准确。

生(4):我认为不能这样说,主要看在什么情况下用,有的时候用确数反而不准确。

师:怎么会用确数反而不准确? 能举个例子来说吗?

生(4):(思索片刻)比如要我现在说出您的年龄,我只能说大约六七十岁(笑声),因为我不知道您的实际年龄;如果我肯定地说您65岁,而您实际上不是65岁,那不是反而不准确了吗?

师:言之有理!啊,这位同学举手,有什么意见要发表吗?

生(5):我认为课文里有个地方运用确数和约数有点自相矛盾。46页上有这样两句:“海水平均深度146米,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 既然平均深度是个确数,那么最深的地方也应该是确数,否则怎么算得出平均深度呢?如果最深的地方用约数,那么平均深度也只能是约数。因为平均深度是根据从最浅到最深不同的深度计算出来的,根据约数怎么可能计算出确数来?

师:说得真好! 我同意。同学们这样会动脑筋,真让我高兴。我看关于列数据说明的方法,同学们掌握的知识比我预料的还要多,完全可以不必教了。大家再看看,还有哪些知识可以不教?

生:后面练习题中要求区别课文中三个“死” 字的含义,我认为这也很简单,不教也懂。

师:对,标题“死海不死”中两个“死”字,刚才同学们都已说过,不必再重复了。那“死海真的要死了”这句中的后一个“死”字的含义呢?

生:是“干涸(hé)”的意思。

师:完全正确。这个“涸”字很容易念错,可你念对了,很了不起。你是怎么念对的?

生:下边的注解上有注音(笑)。

师:大家别笑,他读书注意看注解,这种好习惯不是每个同学都有的。我再提示一下,看看下面这些词语是不是也可以不教?(板书:游弋、谕告、执迷不悟)

生(1):我认为可以不教。

师:我欣赏你的自信。但你要说出可以不教的理由,因为其中有的词估计同学们语文课里没学到过,比如“游弋” 、“谕告”。

生(1):“游弋” 虽然没学到过,但书上有注解;“谕告” 也没学到过,但回去查一查词典就知道了。

师:说得好说得好,语文课上没有学过的,完全可以查词典自学嘛!同学们课外有没有查词典的习惯?(众:有!)这是个好习惯,一定要坚持下去,让词典成为你们的一位终身老师。那么这些新词我们就不讨论了,再说这篇课文新词也很少,有些词结合上下文也都不难理解,比如“执迷不悟”。

下面是不是让我们换个角度思考一下:你们认为要学好这篇课文,哪些知识还是需要老师教的? 大家前后左右可以议论议论。

(学生看书、小声议论)

师:谁先来说说?

(无人举手)

师:(继续启发)你们知道这篇文章是什么文体?

生(1):是说明文。

师:说明文是个大类,包括各种产品说明书、书籍的出版说明和内容提要、词典的释文、影剧内容介绍、除语文以外的各科教科书及讲义、知识小品,等等。

文 章
www.suxue6.com www.suxue6.com 文 章
www.suxue6.com 凡是以说明事物或事理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本都是说明文。(指一学生)你说说看,这篇课文是说明文中的哪一种?

生(1):是知识小品。

师:(问全班)他说得对不对?同意的请举手。(多数学生举手)你说对了。但什么是知识小品,你知道吗?

生(1):不知道。

师:知识小品有什么特点,知道吗?

生(1):不知道。

师:你都不知道?(生点头)那你怎么知道这篇课文是知识小品呢?

生(1):我是瞎蒙的。(笑声)

师:不,你肯定不是瞎蒙的,你心里肯定有一个关于知识小品应有的“样子”,而这篇课文正好符合你心里的这个“样子”。是这样吗?

生(1):我心里没有样子。(笑声)

师:那你为什不说它是产品说明书或别的什么说明性文体,而偏偏要说它是知识小品呢?你在说的时候心里肯定有过一些选择的,是不是?

生(1):是的。

师:好好想想,你在各种文体中选定知识小品,当时是怎样想的?

生(1):因为它是介绍关于死海的知识的,文章很短小……所以是知识小品。

师:说得对呀!知识小品就是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篇幅又很短小,所以叫“小品” 。你看你说出了知识小品的一些重要的特点,你明明知道,怎么说不知道呢?

生(1):这是我看了课文后临时想出来的。

师:这更了不起,说明你的思维很敏捷,很有判断力。我早说过你不是瞎蒙的嘛! (笑声)下面请大家再来看看知识小品除了篇幅短小、具有知识性以外(板书:“知识性”),还有些什么特点。

生(2):知识小品写得比较生动有趣,能吸引读者。

师:说得很好。刚才那位同学(指生<1>)的意见如果可以用“知识性” 三个字概括的话,你能不能把你的意见也用个什么性来概括?

生(2):趣味性,生动性。

师:他说了两“性” ,但我们只要一个“性” 就够了,请同学们两个中选一个,要说出选择的理由。主张选“趣味性” 的同学请举手。(绝大多数学生举手)看来大多数同学都主张用“趣味性”,谁来说说理由?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语文教学反思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初中语文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 语文教学反思
《钱梦龙教学实录系列》相关文章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