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P测试可以通过改变报文缓冲长度进行优化,长度单位为Kbytes 或 Mbytes(-l #K or #M)。与以太网帧的1500比特的MTU(最大转换单位)不同的是,802.11数据帧可以达到2304比特(在加密之前)。
但是,如果你正在测试的路径中包括Ethernet和802.11,那么要控制你的测试数据包长度,使它在一个Ethernet帧以内,以避免分片。
另一个有趣的iPerf UDP测试选项是服务类型(Type of Service, ToS),它的大小范围从0x10 (最小延迟) 到0x2 (最少费用)。在使用802.11e来控制服务质量的WLAN中,ToS是映射在Wi-Fi多媒体(WMM)存取范畴的。
对比两种方式
在802.11a/b/g网络中,无线电的传输性能变化在在两个方向上都很相似。比如,当距离导致数据传输率下降或干扰造成重要数据包丢失时,发送和接收的应用吞吐量都受到影响。
在802.11n网络中,MIMO天线和多维空间流使问题又有所不同。从笔记本发送到AP上的数据帧可能(有意地)使用一个完全与从AP发送到笔记本上帧时不同的空间路径。这样的结果是,现在对两个方向的测试都很重要的。幸运的是,iPerf本身就已经拥有这个功能,这是由两个选项所控制的:
--d选项是用于告诉iPerf服务器马上连接回iPerf客户端的由--L 所指定端口,以支持同时测试两个方向的传输。
--r选项虽然有些类似,但是它是告诉iPerf服务器等到客户端测试完成后再在相反的方向中重复之前的测试。
最后,如果你需要支持多点传送应用,那么可以使用-B选项指定多点传送组IP地址来启动多个iPerf服务器。然后再打开你的iPerf客户端,连接之前启动的多点传送组iPerf服务器。
使用测试工具iPerf监控无线网络性能:图形化测试结果
如本文介绍的,iPerf程序可以在命令行下运行,它或者也在一个名为JPerf的Java实现前端工具上运行。JPerf不仅能简化复杂命令行参数的构造,而且它还保存测试结果——同时实时图形化显示结果。
事实上,iPerf测试工具被嵌入到一些其它的网络流量分析工具中——包括底层LAN分析工具,如AirMagnet。
总结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iPerf简化了对基于TCP数据流应用和UDP数据包应用的端对端性能测定。然而,iPerf仍然无法模拟所有类型的应用——比如,对于交互式上网的模拟就不是很好。同时,用于iPerf Wi-Fi测试的WLAN适配器也会影响你的测试——为了获得更好的测试结果,我们可以配置一个类似于“实际”用户的有代表性的适配器。
尽管如此,iPerf仍然是一个非常方便的工具,它可以帮助你生成和检测WLAN应用流量。同时,因为iPerf可以方便以开源软件方式获取,因此使用它来在其它位置重复创建测试环境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如分公司、供应商技术支持等等。想要了解更多关于iPerf的信息,可以阅读NLANR上的更老的文件或者浏览SourceForge上新的项目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