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三语文教案《齐桓晋文之事》备课笔记-教学教案» 正文

《齐桓晋文之事》备课笔记-教学教案

[09-09 19:35:21]   来源:http://www.suxue6.com  高三语文教案   阅读:8512

概要:三、选题设计1.我国封建时代,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我们通常听到的说法是: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孟子的“仁政”究竟是怎样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的思想的呢?研究方法:可以带领同学研究《论语》《孟子》中的重要篇章,如《论语》的《颜渊》《学而》篇和《孟子》的《梁惠王上》《公孙丑下》。从中抽取重要言论加以考察就可以了,因为我们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深入研究思想范畴内的东西,而是培养他们的理解和认识能力。参读书目:(1)何晓明《亚圣思辨录》,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2)吴德义《孔子的仁与孟子的仁政》,《历史教学》20xx年第8期。(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2.这篇文章中孟子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有什么现实意义?研究方法:《齐桓晋文之事》篇承载的孟子的“仁政”思想,是一种民本思想意识的体现,是对百姓的现实关怀。当今社会中,很容易看到孟子思想的影响,比如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减轻农民负担、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提高人口素质,甚至包括反对战争、保护生态环境等。此题的完成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现今的政治思想和政策,主要目的是让学...
《齐桓晋文之事》备课笔记-教学教案,标签: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高三语文复习教案,http://www.suxue6.com

三、选题设计

1.我国封建时代,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我们通常听到的说法是: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孟子的“仁政”究竟是怎样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的思想的呢?

研究方法:

可以带领同学研究《论语》《孟子》中的重要篇章,如《论语》的《颜渊》《学而》篇和《孟子》的《梁惠王上》《公孙丑下》。从中抽取重要言论加以考察就可以了,因为我们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深入研究思想范畴内的东西,而是培养他们的理解和认识能力。

参读书目:

(1)何晓明《亚圣思辨录》,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吴德义《孔子的仁与孟子的仁政》,《历史教学》20xx年第8期。

(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2.这篇文章中孟子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有什么现实意义?

研究方法:

《齐桓晋文之事》篇承载的孟子的“仁政”思想,是一种民本思想意识的体现,是对百姓的现实关怀。当今社会中,很容易看到孟子思想的影响,比如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减轻农民负担、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提高人口素质,甚至包括反对战争、保护生态环境等。

此题的完成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现今的政治思想和政策,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领会孟子思想的博大以及对后世影响的深远。

参读书目:

(1)李慎明《中国传统文化与全球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张铁民《人世大关怀——<孟子>今读》,百花文艺出版社20xx年版。

(3)南怀瑾《<孟子>旁通》,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版。

(4)王生平《旷世大儒——孟轲》,河北人民出版社20xx年版。

                               《语文教学通讯》20xx年8月


《齐桓晋文之事》备课笔记一文由(www.suxue6.com)www.suxue6.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Tag:高三语文教案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高三语文复习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