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和形式,增设“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两个栏目。
全册8个语文园地,“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宽带网”“展示台”这4项内容分别交叉安排两次。
(1)“趣味语文”,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学语文。教材在语文园地三安排了绕口令,在语文园地八安排了猜字谜。这部分教学以学生的交流活动为主。可事先布置学生准备相关的内容,还可以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形式,增强趣味性。
(2)“成语故事”,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许多民族文化的信息。教材安排的两个成语故事,《闻鸡起舞》是历史故事,《刻舟求剑》是寓言故事,分别安排在语文园地二和语文园地七。成语故事的安排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积累,继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学中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老师可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交流。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或者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
(3)“宽带网”,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加强课内外的联系。宽带网有“资料补充”和“拓展活动”两个方面的功能。从教学的角度看,“资料补充”部分只需学生读一读就可以了,“拓展活动”部分则体现了一定的弹性,可以先布置搜集资料,再交流搜集所得。因“宽带网”的内容与单元的专题相关,所以资料的搜集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先行提出。如,语文园地六关于“搜集更多反映祖国风光和物产的资料,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就可以结合《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的学习进行布置,在单元末的“宽带网”教学时主要是进行资料的交流。也可以在单元学习结束之后,根据教材中提示的活动内容,深入开展一些搜集资料、课外阅读、交流展示的活动。
(4)“展示台”,主要结合综合性学习进行。园地一展示收集的邮票、课外阅读的书籍和小组合办的图片展。园地五展示小组合办的手抄报、爷爷写的春联、自己做的风筝。教材从不同的方面,展示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它具有举例的性质,既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课内外语文学习成果的舞台,又是一种提倡和引导,激励学生自觉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不断提高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教材中的内容只是例子,教师应结合当时当地的实际,组织学生展示相应的内容。要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与同学交流学习成果的机会,让全体学生都能感受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快乐。
三、学习目标
1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 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 000个字,会写1 300个字。
3 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 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 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 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10 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 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 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 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上述目标有的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如,低年级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本册的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低年级提出“结合上下文,了解词句的意思”,本册在此基础上提出“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
作为中年级的起始阶段,有些目标是从本册开始起步的。如,阅读方面,提出“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习作方面,从本册“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口语交际方面,“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学中,要注意不同目标的起始、达到的程度以及要求上的差异。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识字、写字的学习中,尊重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准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以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力上有差异。本册要求学生认200个字、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识字量,这是下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其他渠道自主识字,增加识字量。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共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经常要做的一项工作。最主要的方法是所学的生字让学生多接触、多见面,特别是在阅读中多见面。根据中年级特点,还可以在小练笔和习作中,在具体的运用中来巩固,也就是在读写的过程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字。另外,也可以采取一些归类复习的方法,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做一些归类整理,教材在这方面的安排意在引导,老师可以从这些安排中受到启示。
要继续加强写字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为避免学生的疲劳,每次写的字不要太多,适当分散写。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握,不是字写得越多越好,而是要讲求写字的质量。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