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第二,坚持不懈抓好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与指导工作。针对前年秋播时过多降雨导致大面积小麦不能适时播种的情况,研究推广了“四补一促”技术措施,实现了晚中求早、晚中求好的目标;针对冬季苗情普遍较差的实际,一改多年春管中“肥水后移”的管理措施,及时提出“以促为主,措施前移”,指导各地及早加强不错的管理,实现了春季苗情尽快转化升级的目标。去年我省小麦各种病虫草害发生面积达2.94亿亩次,较常年同期增加3000万亩次。由于我们及早发布了发生趋势预报,及时制定了防治工作预案,积极组织农民普遍开展统防统治,全省共防治2.7亿多亩次,实现了主要病虫害不爆发、不流行、不成灾的目标。尤其在小麦条锈病防控上,在全国首创了“准确监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防治方法,使呈大流行态势的条锈病被控制在点片发生、局部危害阶段,有效保护了我省乃至黄淮麦区的生产安全。针对秋季部分地方洪涝灾害严重,及时组织专家座谈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并向中央财政和省财政争取了1000万元救灾种子专项补助资金,帮助重灾农户进行生产自救,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损失。第三,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工作。根据...
述职报告(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标签:述职述廉报告,述职报告范文,http://www.suxue6.com
第二,坚持不懈抓好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与指导工作。针对前年秋播时过多降雨导致大面积小麦不能适时播种的情况,研究推广了“四补一促”技术措施,实现了晚中求早、晚中求好的目标;针对冬季苗情普遍较差的实际,一改多年春管中“肥水后移”的管理措施,及时提出“以促为主,措施前移”,指导各地及早加强
不错的
管理,实现了春季苗情尽快转化升级的目标。去年我省小麦各种病虫草害发生面积达2.94亿亩次,较常年同期增加3000万亩次。由于我们及早发布了发生趋势预报,及时制定了防治工作预案,积极组织农民普遍开展统防统治,全省共防治2.7亿多亩次,实现了主要病虫害不爆发、不流行、不成灾的目标。尤其在小麦条锈病防控上,在全国首创了“准确监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防治方法,使呈大流行态势的条锈病被控制在点片发生、局部危害阶段,有效保护了我省乃至黄淮麦区的生产安全。针对秋季部分地方洪涝灾害严重,及时组织专家座谈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并向中央财政和省财政争取了1000万元救灾种子专项补助资金,帮助重灾农户进行生产自救,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损失。
第三,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提出了推进“四大基地”建设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以小麦为主的优质粮食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推进了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良性持续发展,带动了优质粮食生产的整体发展;支持发展粮食加工转化和精深加工业,拉长了粮食产业链条,形成了河南粮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促进了经济作物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和产品质量的明显提高。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了畜牧业的效益。全省畜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116.4亿元,同比增长28.2%,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7.7%。为促进高素质劳务输出基地建设,我们把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会同劳动保障、教育、科技、建设、财政等部门制定了《20xx—20xx年河南省农民工培训规划》,启动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筹集专项培训资金4000多万元,建立了培训基地。全省培训农村劳动力590万人,有组织的劳务输出510万人,其中“阳光工程”项目培训结业20万人,实现转移就业19万人。政府主导、岗前培训、定向输出、创造品牌,农村劳务输出由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势头良好。
第四,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坚持对重点龙头企业的动态管理,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数量发展到128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23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数量和经营规模日益扩大,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最新统计调查显示,我省现有符合农业部统计标准的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5618家,其中龙头企业2284家,有131家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元,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有11家,5亿元以上的30家。省重点龙头企业平均资产3.7亿元,年销售收入4.9亿元,分别增长164%、146%。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建立有相对稳定购销关系的种植基地3701万亩,养殖基地养畜量4957万头、养禽量达3.34亿只。838万农户通过龙头带动进入市场,占农村总户数的43%,平均每户每年增收892元。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8473家,加入农户达183万户;农产品行业协会735家,拥有会员13万个。
第五,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组织实施国家农业科技项目,加快了现有农业高新技术的熟化和转化。种子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审定推广了71个新的农作物品种。实施小麦、玉米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提升行动,9个县(市)共增产小麦、玉米总值2.66亿元。坚持良种良法相配套,通过科学指导品种布局和技术服务,使全省小麦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机耕、深耕、机播、统一供种、配方施肥、化肥深施、底施农家肥、药剂拌种、精量半精量播种面积,均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各地通过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农民培训,提高了实用增产技术的到位率和入户率。全年完成“绿色证书”培训10万人、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3万人、科技提升行动技术培训9万余人。组织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直接培训农民达1128余万人。为建立农民科技培训的长效机制,在50个行政村启动了农民科技书屋建设,在7个县(市)开展了农业科技入户工程试点工作。全省农业中专完成招生近9000名,创历史最高纪录。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7519.6万千瓦,亩均0.7千瓦。在“三夏”、“三秋”两个关键季节,通过科学安排和合理调度,全省小麦播种日最高进度达600多万亩,小麦收获日进度最高达700多万亩,小麦机收面积占总收获面积的86%。全省新推广农村户用沼气30万户,累计达到73万户,进一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
第六,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对外开放。组织编制并由省政府转发了《20xx年-20xx年河南省出口创汇农业发展规划》和《20xx年-20xx年河南省农业利用外资发展规划》。积极争取“河南省黄河故道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建设列入国家利用世行(亚行)贷款项目计划,“河南省利用亚行贷款实施北方旱作农业发展项目”和“河南省大别山区利用国际农发基金组织贷款进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正式启动。完成了中荷河南奶业培训示范中心项目移交工作;中尼“南南合作”项目赴尼人员总数占全国的近十分之一。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郑州小麦交易会,累计成交小麦27.3万吨,签订合同金额3.77亿元。组织58个农产品加工企业的12大类千余种农产品参加第二届北京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交易合同金额达40.7亿元,居全国第二位。据海关统计,去年全省实现农产品出口3.62亿美元,同比增长12.84%;农产品出口超过200万美元的企业达到33家,出口额达2.89亿美元,占全部农产品出口额的79.8%。
第七,坚定不移地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坚持深入宣传贯彻《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解决了部分地方土地延包遗留问题;切实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调处工作,直接查处了3起由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的土地撂荒和“压粮扩经”案件。全面推行农村财务公开,全省90%的村建立了民主理财组织,财务公开比较规范的村占总村数的76.5%;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得到加强,全年共审计金额76.3亿元,其中违纪金额0.8亿元。会同省政府纠风办等部门,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强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元旦、春节和“夏征”期间,对减负工作进行全面明察暗访,对发现的涉及17个省辖市、33个县的127件加重农民负担案件分别向有关省辖市政府下发了《整改通知书》,督促整改和纠正,并对新野县、息县、濮阳县等11个农民负担问题多发、屡发的县实施了重点监控,并对筛选出的30个信访典型案件线索进行了重点督办。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夏征”期间发生在信阳、南阳、驻马店、许昌4市的十多起违反国家粮食直补和降低农业税税率等政策、加重农民负担的案件进行了突击查办。通过查办案件,直接减轻农民负担4869万元。全面实行农民负担监督卡制度,入户率达到96.6%,建立起了畅通的农民负担信息反馈渠道。积极开展涉农收费的专项治理,减轻农民负担8.2亿元,向农民退还各种乱收费金额4788万元。组织开展农民负担资金专项审计,审计资金总额17.3亿元,纠正违纪资金8921万元,其中退还农民2272万元。加大督查力度,指导各地做好农村合作基金会清欠、兑付工作。全年新兑付农户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述职报告,述职述廉报告,述职报告范文,公文写作 - 报告总结 - 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