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干部职务调整即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又有明确的政策依据,当然还要着眼于干部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以上这些因素中,主要因素是部队需要,这就是我们的原则。这几年,每年在干部调整之前,都会听到下面一些同志的议论,说什么谁要当啥官了,大多数的议论和最后团党委议定的结果是一致的,这至少可以说明两个问题
不错的 ,一是团党委在用干部上是重公论的,二是团党委在研究干部时是讲政策的。当然也有个别人没选准,但这不代表主流,这只是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失误。所以讲,看干部调整,无论是提升了还是没有提升,不能单纯以个人得失去衡量,不能听风就是雨、人云亦云,更不能在下面造谣生事。要有一个正确的站立点、一个全面的出发点、一个服从大局的着眼点,这样才能做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在“无为”有所为,有默默奉献、扎实工作中求取进步。其次,看待职务调整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干部有强烈的进步要求是应该肯定和鼓励的,因为这是个人前进的动力,但问题是不能把个人的愿望强加于组织需要之上。这里,既有个觉悟问题,我觉得还有态度问题,还有个正确认识客观实际需要的问题。在这方面我讲四个原则,供大家参考。要把个人德才表现与部队需要结合起来看。有德才固然是被提升、被重用的前提条件,但并不是有德才的人都能够达到相应的位置。比如我们今年确定转业的两名营长,应该说表现都不错,但年龄过了杠,无论是历史造成的还是什么特殊因素造成的,都必须要转业,这是政策,这是客观现实。如果不看政策,光看自己表现不错,能力不差,本身就说明了看问题是不全面的、不客观的,就会产生失落感。面对这种客观现实,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随时准备接受机遇的考验;一种是自以为看破红尘,不求进取,要么混日子,要么搞歪门邪道去了。结果是越活越没有知识和水平,进步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今年在配备连长指导员时,我们就深感到后继无人,好多同志因为自身素质不全面与机遇滑肩而过,非常可惜。我赞成第一种态度,具体地讲要做到,就是要爱自己的岗位,尽自己的责任,干得好是应该的,它是成长进步的前提,但不是向组织伸手的法码;干不好是不应该的,迟早会受到批评和处理。要把提高自身素质当作终生的追求,始终保持良好的知识储备和过硬素质,以迎接各种挑战,不能让机会一而再再二三地从自己身边溜过。
要把个人自我评价与领导和群众的评价结合起来看。当前干部队伍建设上存在着一种很不好的现象,那就是一些同志不能正确看待自己,不能正确看待别人。总是把个人的优点看的很多、看的很重,而对自己的缺点和问题往往看不到、看不全面,结果造成了对自己的估价过高,对领导的表扬记得清,对领导的批评不能接受,尤其是在关系到使用问题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情绪。我当教导员时,一个连长因为连队在迎接集团军军事考核时获得了一个优秀成绩,又是放鞭炮、又是组织连队会餐,大会讲、小会讲,如果是为了调动部队的积极性,这个做法也无可非议,但绝不能借机表现自己、抬高自己,更不能借机去压别人。“身在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一个人要画一个很好的自画像,是不容易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自我定位时,要多听听领导的意见、群众的意见和同志们的意见,不能盲目评价自己。看自己一定要辩证,努力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看全面、全面看,不仅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更要看清自己的缺点和问题,过多看自己的长处过多,容易产生骄傲情绪,看问题过多,容易产生气馁情绪,两者不能偏。二是要看经常、经常看,要看自己的一惯表现,不能满足于一时表现;要经常反思一下工作,想想自己的长短,以发现和改正问题,而不是对自己放任自流。三是要看本质、本质看。对成绩的取得要看起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对出现的问题要看是什么性质的。我们在看干部的表现时更多的看的是思想水平和思想觉悟,看得是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看得是个人的特长和发展方向。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到干部个人的发展。
要把个人的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看。对个人的成长进步,是不能去攀比的,一个时期你进步快,一个时期他进步快,都是正常现象。有人做过一个统计,团职干部在营以下任职时尽管有早有迟,但到转业时基本上是差不多少的。当前的进步固然可喜可贺,但从根本上讲还要看发展潜力,长远看发展。举个例子讲,有的同志当连长比较晚,但因为自己有能力、有水平,没干几年就当了营长,有的同志当连长比较早,但因为自己受水平的限制,也只能当个连长。这种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应该引起我们大家的深思。我总觉得,一个是要有些追求的,有目标才会有奋斗,有奋斗才会有成功,如果满足于现状,不求进取,即使自己再聪明也不会有多大成就。成功者有一个差异,有的年青有为,有的大器晚成,我欣赏年青有为的人,他们聪明又更奋斗,但这不是人都能做到的,因为你的知商不是后天能改变的,我更佩服大器晚成的人,在他们来说固然经历了那么多曲折和坎坷,却仍然能奋斗不止,最终获得成功,这种精神和毅力,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所以不能把眼前的进步看得太重,要多看看未来的发展,多看看成功者的奋斗经历,多看看自己身上存在的巨大潜能,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为社会做出贡献,让社会承认。
要把个人发展受限与职责要求联系起来看。我经常听到一些同志讲,自己年龄过杠,能力一般,发展后劲不大,就这样了,工作不主动,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有些甚至于把这种客观情况当作向组织抗拒、向组织伸手的条件,这种做法很容易丧失在领导、同志和群众中威信。还有些同志,认为自己反正提升无望了,把别人的提升说成是送礼送出来,拉关系拉出来的,非常消极。我以为,每个人都要正确评价自己,更要有勇气正视自己,自己发展受限了,不等于你就可以甩手了;自己能力有限,不等于就可以混日子了。工作是个人成长进步的阶梯,但不是个人表现自己的舞台,一但当工作不能表现自己时就心灰意冷,这种思想和行为到哪个地方者行不通。在部队干不行,在地方干不行,在外资企业干也不行,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更不行。工作是事业,更是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普通人来讲,工作是职业显得更符合实际些。我们在自己从事的职业中获取报酬,获取思想营养,获取知识和情感,获取基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从朴素的感情来讲我们也应当回报这个职业,这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观。如果我们连这个起码的要求都不能做到,现在活的不自在,将来活的更不会自在,永远也不会活得自在。